当前日期: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科室导航 > 医技 > 放射科 > 科室动态 >

放射科科室动态

发布人:秩名 | 发布时间:2018-11-05 点击数:
精湛的影像技术  临床一线的“侦察兵”
 
    提起放射科的医生,人们会亲切地称他们为临床一线的“侦察兵”。他们比的是眼力和实力,凭借一双慧眼,从黑白的天地透视五脏六腑,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。现如今,随着各种辅助检查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,各科室医生越来越看重放射检查手段。临床各科许多疾病,都必须通过放射科高端设备的检查,以达到辅助诊断和明确诊断的目的。放射科医生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,如何精准、快速的对诊疗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,便成了放射科医生们的职责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宁高峰医院放射科,了解这些“幕后英雄”,看他们如何利用高端核磁技术 “照”出 端倪、“读”出 “元凶”。
 
用实力赢得信任
 
    近年来,高峰医院放射科不仅引进了高端的仪器设备,更是在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上狠下功夫。“一切为了病人,服务于病人,一切为了临床,服务于临床”是这个团队的一贯精神。
 
    在一张张黑白胶片和一帧帧无声图像的世界里,“一台仪器、一双妙手、一份初心、一生所求”是放射科医生们的一贯宗旨。他们在这里练就了一双又一双“火眼金睛”。
 
    70岁高龄的姚大爷至今还记得与放射科蓝秀敏医生的初次相遇。
 
    2017年的一天,姚大爷因感到小便排出困难,左侧肢体麻木、乏力加重到某乡镇医院检查,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塞、脑出血可疑,经CT检查后诊断为疑似脑癌。随后,姚大爷便开始了漫长的检查治疗。
 
    今年3月,姚大爷因“脑癌”到南宁高峰医院放射科检查,恰好遇到检查医生蓝秀敏。在详细的询问病情后,蓝秀敏为姚爷爷做了核磁共振,在规范的核磁扫描技术基础上,经过仔细的阅片后,彭医生肯定地告诉姚大爷:“您得的不是癌症,而是颅内多发的海绵状血管瘤,这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团,不要太担心。”
 
    这个结果让姚大爷喜出望外,早已觉得被“宣判死刑”的他,放下了思想包袱,不用再在确诊“癌症“”的道路上奔波,也省去了大笔的医疗费用。
 
    时至今日,姚大爷仍将高峰医院放射科当作可以信赖的自家人,周围亲戚朋友有啥疑难杂症需要拍片确诊,他总是第一个推荐“去高峰医院看看”。
 
    这只是高峰医院放射科确诊的一个案例。近年来,高峰医院放射科精确检查,为无数病人找出了病后“真凶”。
 
用奉献坚守使命
 
    在大家的眼里,放射科医生的工作似乎很轻松,因为他们不用像临床医生那样去直接接触病人。甚至有的人认为,放射科医生就是给病人摆个体位,按下按钮,点点鼠标,再看着屏幕打打报告而已。
 
    很多患者和家属以为接诊他们的内外科医生进行诊断才是“大事”,其他医生所做的都是“小事”。他们对为自己疾病做出正确诊断的放射科医一无所知。
 
    每天早上7点30分,放射科全体医务人员就早早地集中在办公室,准备每日的疑难读片。他们每天的上班时间是确定的,但下班时间却永远都是待定的。
 
    “每天拍CT的有七八十人,拍普通平片的有一两百人,有时做CT的病人预约到晚上9点,这还不包括急诊病人。”放射科医生蓝秀敏感慨道:只要病人需要,我们一直都在。当我们从大量的影像中,捕捉到疾病的信息,让患者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,亦或经过我们的双眼,排除了患者患病的可能,去掉了患者的思想包袱,我们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。
 
    傍晚时分,放射科的医护人员仍然在认真比对着病人的病例,谨慎地做出判断。读片室里,气氛严肃,诊断影像的医生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在电脑前,对着一排排黑白影像,凝视、思考,凝视、思考……而后用键盘输入一连串的字符,神情姿态如出一辙。
 
    “好多患者以为只要机器一扫,毛病就知道了,事实并非如此。”蓝秀敏医生介绍,每个片子的结论都要结合患者病史、症状等,再反复比对、研究才行。我们如果轻易下一个结论,有可能会改变病人一生,压力还是很大的。
 
    放射科虽然是临床辅助科室,但却能“读”出病后“真凶”,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。普通人眼里的乱码、骨架、黑白照,在他们眼里就是生动的病理。由于影像专业的特殊性,科室医护人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射线的辐射,或多或少患有辐射病,如白细胞低、经常感冒,不分春夏秋冬手指皲裂,还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等等。他们却已经习以为常,仍旧用一颗真心坚守工作一线,辛勤值守,默默付出,在影像的舞台上,舞出人生最精彩的华章。
【字体: 】【打印文章